为了提高学院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着力提升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学院基础理论教学部特举办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特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北京设计学会理事、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国际设计管理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资深会员,邱松教授到我院开展“设计形态研究与协同创新设计”为主题的研讨会。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王庆斌,副院长魏强、訾鹏、王冬,各系部和专业负责人、工作室负责人,基础教学部全体专任教师,学院研究生,及兄弟院校教师共计80余人参加了此次专题研讨会。
7月1日下午14:00,专题研讨会在设计艺术学院3楼工业设计研究院开展,会议由魏强副院长主持。首先院长王庆斌致欢迎辞,对本次主讲专家邱松教授、兄弟院校教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专题研讨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学院专业学科的发展概况、科研模式和成果、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介绍。
邱松教授此次讲座内容“设计形态研究与协同创新设计”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019)的研究成果。邱松教授首先介绍“设计形态学”是通过研究形态的生成规律、原理和本源,以及与人的关系,来启发和促进协同创新的学科。“设计形态学”的产生“从最初关注人与物(造物),逐渐发展到关注人与人(社会)、人与环境(生态)、乃至人与未来(趋势)的关系。”随着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的知识越来越广阔,设计的重心逐渐从“创新”转向“整合”,最终融合为“协同创新”。
“设计形态学”的诞生源于“设计学”与“形态学”的结合。“形态”不仅是设计形态学研究的主体,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设计形态学在多学科交叉方面更具优势,通过“形态研究”这一跨学科“交叉点”,便可顺利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并实现协同创新设计。他特别指出,形态学研究要明确学科核心,模糊学科边界,学科真正的创新往往在边界地带。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邱松教授还结合他指导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的设计实践案例,详细讲解了形态创新的方法。邱松教授的研究生陶玉东,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分享了他的学习体会。讲座结束后,师生纷纷提问,与邱松教授交流互动,场面热烈。
邱松教授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多年,对基础课程规划以及教学方法有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基础课程是专业设计课程的根基,提出“课程群”概念,“糖葫芦”课程规划,即所有的课程建设必须有思维方法培养的主线贯穿。基础教学部教师与邱教授交流请教,邱教授耐心一一指导。
此次研讨会为在座的师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设计视角,使大家对设计形态学的理论和应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师生对设计形态学深入研究的兴趣,必将会对学院从事相关研究方向工作的师生在教学和设计实践中也产生了非常好的启发作用。
(文/袁剑侠 摄影/王子琦 审校/朱玲玲 审核/王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