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艺”路同行,以“心”育美——设计艺术学院开展第三十一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

作者:蒋亚敏 吕阳 发布于:2025-11-20 16:37:00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学校第三十一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的号召,设计艺术学院于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20日,围绕“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主题,成功举办“‘艺’路同行,以‘心’育美”系列心理活动。学院充分发挥艺术专业特色,将心理育人与美育实践深度融合,通过十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互动体验,切实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落到实处,为大学生构建起认识自我、表达情绪、疗愈心灵的温暖平台。

活动“织愈心声,入境忘忧”手工针织

为深入践行“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美育与心育相融合的实践路径,11月11日,学院在钟楼德园“一站式”学生社区成功举办“织愈心声,入境忘忧”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学院“五老”骨干彭涛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学院党委副书记朱玲玲、全体辅导员及“织愈疗心手工社”成员共同参与。活动现场气氛融洽,师生彼此观摩、互助协作,逐渐掌握了基本技法,在专注编织的过程中舒缓心绪、沉淀思绪,在指尖流转间收获了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图1.手工针织活动现场

活动“心绘自我照见真我”心理自画像

为破解自我认知盲区,搭建非言语化情绪表达平台,11月11日,学院在钟楼广场组织开展了心理自画像特色活动。活动创新采用“表达者”与“创作者”双向角色转换模式:参与者先坦诚分享个人特质与情绪困惑,再以倾听者身份,用蜡笔将他人故事转化为视觉画作。这场“语言分享+艺术表达”的跨界实践,让同学们在共情中深化自我认知,在创作中释放心理压力,既提升了情绪感知力,更构建了“理解他人、接纳自己”的健康心态,为人际交往注入温暖动能。

图2.心理自画像活动现场

活动:情绪交换盲盒——“解忧杂货铺”

为构建朋辈支持网络,打造自然疗愈的心理空间,11月11日,学院在钟楼广场以“诉烦恼-传温暖-伴成长”为核心,组织开展了情绪交换盲盒活动。同学们将焦虑、迷茫写在风铃卡片上系于绳间,让风带走阴霾;在领养绿植时,为陌生同学手写鼓励话语,让善意流转校园。翠绿的绿植承载着生机与希望,真挚的留言传递着同辈的共情与支持,整场活动如一座“情绪能量交换站”,让同学们在倾诉中释放压力,在分享中获得力量,在陪伴中建立联结。这种将自然疗愈与同辈互助相结合的形式,有效促进了情感流动,营造了“彼此守护,共同成长”的校园心理氛围。

图3.情绪交换盲盒活动现场

活动:卸下焦虑,“英”对自如——英语学习经验分享及心理调适会

10月28日,学院聚焦新生学业焦虑痛点,搭建“方法分享+心态调适”双维支持平台,在博雅楼18428举办“卸下焦虑,‘英’对自如”英语学习经验分享及心理调适会。2021级优秀校友蒋淑晴倾囊相授词汇积累等实用技巧,2023级学长苗齐分享“低压力积累法”等心理调适经验。学院党委副书记朱玲玲在总结中强调,焦虑是成长的“信号灯”而非“绊脚石”,鼓励同学们以“接纳情绪、优化方法”的心态面对学业挑战。这场精准对接学生需求的活动,将学习方法指导与心理赋能深度融合,帮助同学们破解的心理困境,为构建积极学习心态、提升学业竞争力注入了强大动力。

图4.英语学习经验分享及心理调适会现场

活动夯实防线,护航成长路——心理骨干培训会

为筑牢心理健康“第一道防线”,建强专业化心理育人队伍,10月28日,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召开心理骨干培训会。会议围绕“心理危机识别技巧”“同辈沟通话术”“团体辅导组织方法”等核心内容展开,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提升心理骨干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意识。作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参训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主动关注同学心理状态,及时传递关怀与支持,让心理健康的种子在班级土壤中生根发芽,共同构建“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心理育人格局。

图5.心理骨干培训会现场

活动“靶心之外,皆是自由”情绪释放体验

为引导学生接纳不完美,构建“容错型”心理韧性,11月11日,学院在钟楼广场创新推出“靶心之外,皆是自由”情绪释放活动。活动以弓为情绪容器,以箭为负能量载体,鼓励同学们将焦虑、恐惧、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写在靶面上,通过拉弓射箭的动作,实现心理压力的具象化释放。同学们在拉弓、瞄准、发射的过程中,不仅释放了积压的情绪,更领悟了“勇敢试错、坦然成长”的人生智慧,有效增强了面对挫折的心理韧性。

图6.情绪释放体验活动现场

活动“涂鸦解压坊——心理涂鸦打卡

为打破传统心理干预的时空限制,打造轻量化情绪管理平台,11月11日,学院在钟楼广场开展“涂鸦解压坊”心理涂鸦打卡活动。同学们通过随手涂鸦记录瞬时情绪,用色彩、线条、符号外化内心感受:烦躁时的凌乱笔触、愉悦时的明亮色块、迷茫时的抽象构图,都成为情绪的“可视化日记”。这种无需专业技巧的表达形式,让心理健康管理融入日常生活,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关注内心的意识,更在校园中营造了“接纳情绪、拥抱真实”的包容氛围,助力同学们实现情绪的自我觉察与有效管理。

图7.心理涂鸦打卡活动现场

活动“心擎星辰,志铸丰碑”主题宣讲

为引导学生从历史功勋中汲取信念力量、构筑稳固内心,11月14日,学院在博雅楼18428举办“心擎星辰,志铸丰碑”心理健康宣讲活动。活动将“两弹一星”精神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通过讲述元勋们攻坚克难的感人事迹,启发学生将坚定信念转化为应对学业压力与挫折的心理资源,并在互动环节围绕“精神力量如何增强心理韧性”展开热烈交流。活动现场还建立了专属微信群,将单次宣讲延伸为持续心理支持,实现了“红色铸魂+心理赋能”的同频共振,为青年学子构建起“个人成长与家国情怀”相连的精神坐标系。

图8.主题宣讲现场

活动:“IE追心理战,快看谁是“卧底”

为促进人际联结,打破社交壁垒,11月8日至9日,学院在博雅楼18428以“心途欢探,暖言辩友”为主题,举办了“‘I’逃‘E’追心理战”互动活动。活动设置“真心话”“大冒险”“谁是卧底”等环节。同学们在真心话中敞开心扉、传递温暖;在大冒险中突破束缚、释放压力;在推理投票中锻炼思维、建立默契。活动尾声的分享环节与奖品颁发,进一步提升了参与感与收获感。此次活动以趣味互动为载体,帮助同学们探索内心、增强自我认知,让心理健康教育“寓教于乐”,有效提升了大家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图9.“I”逃“E”追心理战活动现场

活动:“奔跑吧,情绪”心理撕名牌保卫战

为帮助大学生疏解情绪、增强心理韧性,11月8日至9日,学院在篮球场举办“奔跑吧,情绪”心理撕名牌保卫战。活动将“考前焦虑”“人际困扰”“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转化为可触碰的名牌,同学们组队协作,在奔跑追逐中“撕掉”烦恼,在并肩作战中凝聚力量。这场将体育竞技与心理疗愈相结合的活动,让同学们在运动中释放情绪、在协作中获得支持,既锻炼了身体素质,更增强了心理韧性,生动诠释了健康体魄孕育健康心灵的育人理念。

图10.撕名牌保卫战活动现场

本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学院将“以心育美”与“以美育心”相结合的生动实践,更是学院构建“五育融合、全域覆盖、持续赋能”心理育人体系的重要探索。从指尖编织的静心之旅到红色精神的信念传承,从趣味互动的人际联结到运动场上的情绪释放,十场活动层层递进、各有侧重,让心理健康教育从“被动干预”转向“主动赋能”。未来,学院将继续坚守育人初心,不断创新心理育人载体与形式,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心理的护航下向阳生长,以健康心态、昂扬姿态奔赴人生新征程。


                                                      (文/蒋亚敏 吕阳 摄影/学院新媒体及心理部 审校/朱玲玲 审核/段慧子)


下一篇:【新时代模范人物进校园】设计艺术学院联合郑纺机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