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度,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党政班子高度重视美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教体艺【2023】5号)精神,以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持续提升美育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备赛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并取得佳绩,开创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动互促共进、美育浸润课内课外的育人新局面。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被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与年度工作总结及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年度规划,统筹全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艺术实践活动及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工作。在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教务部的直接领导下,学校二级机构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详细制定我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建设内容、保障措施,并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下设公共艺术教学部和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分别承担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相关工作。本年度,公共艺术教育继续在我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美育的育人导向更加凸显,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课程建设稳步推进,美育活动丰富多彩,资源保障持续向好。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美育精神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及《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在年初制定了《贯彻实施教育部、省教育厅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方案》,并在工作中全面实施各项内容。
二、深入开展美育教学改革研究
本年度,我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美育教学团队深挖美育课程体系与内涵建设,秉承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的理念,持续提高美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提升。教学改革案例《打造“美育”金课,润物有声》获得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河南省一等奖,实现学校在此比赛中获奖等级的历史性突破。
1、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凸显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明确要求普通高校必须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必须修够2学分方能毕业。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一直是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美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目标与要求,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2022年11月印发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进行对标建设,在坚持育人导向、面向全体、改革创新的工作原则下,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持续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
我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有着扎实的基础,早于2006年起便已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执行学分管理,规定每个本科学生必须修满公共艺术课程 2 个学分方能毕业。课程大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教学档案等管理科学规范。截至2024年底,在已建成72门课程的美育课程库的基础上,又开设了2门凸显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原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公共选修课程:《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河流与文明》,各18学时、1学分。目前美育课程体系已涵盖了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三大门类。
2、打造美育金课,深入研究性教学改革
2024年,我校美育教学团队在已建成的3门公共艺术教育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基础上,以《音乐鉴赏》、《美术鉴赏》2门必修课为主要抓手,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建设、打造公共艺术教育系列金课及教师团队。深入实施课程思政,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我校美育教学案例《打造“美育”金课、润物有声——河南工业大学美育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在获得河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美育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一等奖之后,今年7月,又获得了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成果获得了教育部专家的认可。同时,学校2023年度研究性课程立项《音乐鉴赏》、学校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公共艺术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也在平稳有序地实施推进中。
3、探索美育智慧化教学,建设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积极响应、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的美育智慧教学赋能行动,截至2024年9月底,我校已建成以3门省级一流课程为主的美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涵盖了中外音乐、美术经典作品,共计50余学时(含课堂讲授、课件、练习题、书目、曲目、试题库等),并更新、完善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外国古典音乐作品鉴赏等内容的视频课20余学时,且均已通过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等优质线上教学平台投入课堂教学,有效地探索了美育智慧化教学的方法手段与实施路径,促进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美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4、坚持美育面向全体,教学质量优秀
本年度公共艺术必修课、公选课共计教学工作量6000余学时,近2万余名学生参加课程学习,美育教师学生评教成绩均在90分以上。学生参加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可获得课外学分,实现了课内学分和课外学分的结合,有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美育课堂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艺术知识及美学基础知识,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培养学生民族文化主体意识、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品位,通过了解、吸纳中外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由于所开课程目的明确,形式多样、手段先进,艺术理论与审美理论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公共艺术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反响热烈。
三、艺术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浸润校园
在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的领导和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的组织协调下,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设计艺术学院及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通力合作,为课外艺术实践活动顺利展开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校团委大学生艺术活动指导中心作为实施美育工作的主要组织和业务指导部门,统一布置和规划我校学生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
1、举办多个专项艺术实践活动、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社团建设有声有色。积极将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工大精神融合,开展“飞得更高”欢送2024届毕业晚会、“梦想启航”2024迎新晚会,吸引近万余名师生到场观看晚会。开展校园歌手大赛、校园动漫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文化品牌活动,校园文体活动参与人数2万余人次。依托社团建设,做好文化育人。开展“社团嘉年华”社团文化周活动、“弹唱大赛”、“新生篮球赛”、青春杯足球赛等社团活动。原创音乐《启航》被多家省级媒体报道。“青春郑州,献礼祖国”的国庆地铁快闪音乐会受到相关省级媒体的报道,学生在郑州市大学生音乐节活动中亦表现突出。
2、在全国大艺展及各项文艺赛事中荣获多项奖励。由我校美育师生团队完成的美育改革创新案例《打造“美育”金课,润物有声》和学生节目《美哉·诗经》2项作品荣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
我校师生在河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7项、省级三等奖9项;在河南省诗词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1项、个人一等奖1项、个人二等奖2项。事实证明,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为辅,以学生广泛参与为基础,以水平的提高为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推进器,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是搞好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四、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我校长期重视美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形成了一支年龄、专业、学历、职称、学缘、性别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教师梯队,现有公共艺术专兼职教师75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占总人数的100%,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总人数的22%,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总人数的55%。他们一方面担任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同时在学生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中负责编排、指导,以专业为依托,以点带面,创造了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建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公共艺术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年度有2人在河南工业大学第十三届教学大奖赛中获奖。
学校为美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本年度美育专职教师均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艺术考察等活动,其中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美育教学与师资培养的主题会议4人次,提高了业务水平,拓展了艺术视野。同时,学校对公共艺术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福利、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等,与学校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针对公共艺术教师的工作特点,凡有辅导学生艺术活动的教师,均折合相应工作量;对组织艺术活动在校、市、省、国家获奖的辅导教师,学校均给予单项奖励。相关政策、待遇的落实,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我校公共艺术教师团队在注重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不断加强理论研究,科研、教研成果丰硕,本年度获得省、厅级科研、教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教材2部。
五、制度保障教育教学条件持续向好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支持下,本年度公共艺术教育常规专项经费10万元(其中美育教学5万元、艺术实践活动5万元)全部落实到位、严格保证专款专用;公共艺术教育的办公场所环境及各项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和增强;学校图书馆美育图书、音像资料得到充实更新,能够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更新、完善了公共艺术教育专用教室、多功能报告厅、演播厅、艺体健身房、学生艺术活动中心、排练厅、各个艺术协会活动室等艺术教育及活动的专用场地、环境及设备、设施,充分满足了我校公共艺术教育一课、二课以及教研、科研活动的需要。
六、对今后美育工作的思考与展望
我校美育团队认真学习、贯彻2024年9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并举中“美育”的重要性再次被总书记提及。我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本着坚持育人导向、坚持面向全体、坚持改革创新的工作原则,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精神与要求,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
1、深化美育教学改革
构建完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遵循美育特点,突出价值塑造。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美育价值与功能,强化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健全课程教学实施监测与反馈改进机制。
2、营造校园美育文化
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把美育融入校园生活全方位。鼓励学生建设丰富多样的艺术社团,建立高雅艺术进校园与学校社团的活动交流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平台,特别是橱窗、展示屏、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等打造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空间。加强美育实践活动场地保障,支持各学院根据实际建设小型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音乐厅、剧场等。
3、优化美育评价机制
深化美育评价改革,发挥评价的牵引和导向作用,探索多元化教育评价方式,开展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体验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应用性评价,重在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全面考查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注重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强化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的评价。实施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和年度报告制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美育评价制度。
4、探索美育智慧教育教学
以数字技术赋能学校美育,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地方平台,开发教育教学、展演展示、互动体验等优质美育数字教育资源,持续更新美育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促进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探索运用云展览、数字文博、虚拟演出、全息技术等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鼓励美育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利用传感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活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艺术体验、改进评价过程。